國企招標采購,應在監察審計中關注六大重點
國企的招標采購,在監察審計中重點關注如下6大要素,這也是國企在招標采購中需重點注意的地方:
要審查采購計劃是否進行可行性論證(特別是金額較大的采購項目),采購計劃不合理,會影響企業的預期效益,甚至會造成資源浪費。另外還要審查采購計劃是否履行了相關審批手續,資金是否落實,有沒有對采購價格進行過市場調研等。對那些通過市場調研無法獲得價格信息的,則應根據采購物的成本組成內容,采取一定的方法進行合理測算,作為確定采購價格的依據。
要充分發揮規模采購的優勢,對有關部門提出的采購計劃,進行合并、分類,能集中采購的絕不零星采購。另外,如果采購時間選擇不當,將會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或增加企業的倉儲成本。
采購方式可以采取公開招標、邀請招標、競爭性談判、單一來源采購、詢價等,每種方式各有特點,采取哪種方式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掌握,以獲得合理的采購價格。這就需要在審計時,較多地運用經驗、知識來具體分析判斷,避免在選擇采購方式過程中受人情關系、私心雜念影響。采購方式選擇得當,不但可以加快采購速度,而且還可以節約投資,減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消耗。
在對供應商進行考察了解的基礎上,對供應商的選擇要制定一個嚴格的標準,將那些信譽好、實力強的供應商招進來,將不符合我們要求的剔出去,以保證支付合理價格的同時,獲得較好的質量。對開標過程進行審查主要是為了禁止開標過程中的“暗箱”操作,以維護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競爭原則。審計監督時,應特別注意對招標文件和評議標準的審查,看有無漏項問題,有無表達不清和不合理的問題,有無責任不清問題,有無與國家法規、政策不一致的問題,還應該注意有無招標者內定中標者或向投標者泄露標底,評標過程中有無不公平、不公正、不合理問題等違規行為。開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將會改變招標采購的意義,應予以高度重視。
審查雙方意見表達是否明確,有無意思理解上的偏差,合同中有無含糊不清、模棱兩可的措辭。
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,它也關系到采購活動的成敗。即使以上環節,無懈可擊,如果驗收手續不嚴格,也有可能導致采購活動的失敗,給企業帶來損失。有的供應商,以合理的價格,取得供應權后,在供貨時采用偷工減料,以次充好,降低軟、硬件的配置水平,降低服務質量等手段,以牟取不正當的利益,從而損害企業利益。所以應嚴把驗收關,對于重要的采購活動,審計人員應親自參與;對于專業性很強的采購活動,還可以繼續聘請參與采購工作的專家來驗收,從而保證質價相符和采購活動的成功。